甘肃省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会议记者观察(二)
契合大局谋发展立足省情再发力 ——全省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会议记者观察(二)
契合国家大局、体现甘肃实际,是参加全省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的与会者对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,省委副书记、省长刘伟平作出的讲话的共同感受。
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换挡期、深化改革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,而我省正处在经济发展黄金期、政策机遇叠加期和后发优势释放期。三对矛盾统一的“期”论,让人廓清了所处发展阶段的深刻内涵。
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,我省下一步发展的着力点何在?会议给出了答案:必须正确把握中央宏观政策的取向,正确把握外部宏观形势的走向,正确把握甘肃自身发展的方向,做到在统一认识中步调一致,在冷静观察中主动应对,在辩证思维中趋利避害,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于是,讲话中关于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、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成了此次会议的关键词。
在这种辩证思维中,甘肃将立足省情实际再次发力,不断开创我省转型跨越、富民兴陇的新局面。
经济增长保持合理区间,既不能盲目地快、也不能消极地慢
今年以来,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,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现状,明确提出要确保经济始终在合理区间运行,既主动调速又防范增速滑出底线,守住稳增长、保就业的“下限”和防通胀的“上限”,这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积极探索。
从我省来看,发展不足仍然是我省的主要矛盾,缩小发展差距、加快致富步伐是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,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省情所决定的。
落实好中央和习总书记的要求,使全省的发展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,就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。一方面,要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。另一方面,要坚持把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作为经济发展的鲜明导向。
值得关注的是,今后我省经济工作重点在于要统筹好速度、质量和效益的关系,谋求实实在在、没有水分的速度,谋求民生改善、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,谋求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、经济活力增强、结构调整有效的速度,谋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。
这是符合中央精神、符合甘肃实际,在经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。
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
明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、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,也是推动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、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的关键之年。
会议在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,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。
明年是改革年,实现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,必须始终以改革创新统领发展全局。各级各部门要把握正确方向、遵循科学原则、突出工作重点、合理掌控节奏,全面深化各领域各环节改革。
把握正确方向,就是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个总目标,紧紧抓住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这个根本,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路线图、任务书、时间表来推进改革,确保各项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。
遵循科学原则,就是要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与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相结合、共享改革红利与创造改革红利相结合、政府推进与市场导向相结合、先行先试与综合配套相结合,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改革举措,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、整体性和协调性。
突出工作重点,就是要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,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、社会、企业的关系,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,不断释放改革红利、激发市场活力。
合理掌控节奏,就是要坚持胆子要大、步子要稳,战略上勇于进取,战术上稳扎稳打,正确、准确、有序、协调推进改革,对已经明确且可以操作的,不等不拖、加快推进;对需要由省里决策的,抓紧研究出台具体改革办法,积极稳妥推进;对需要中央决策的,待改革方案出台后,适时加以推进;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,积极探索、先行试点、找出规律、逐步推开,努力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开局。
明年,在改革着力点上,会议明确了六个突破:一要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;二要在强化国资监管、增强国企竞争活力上取得突破;三要在支持非公经济发展上取得突破;四要在深化金融领域改革上取得突破;五要在深化资源市场改革上取得突破;六要在深化考评机制改革上取得突破。
突出四个“更加注重”,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
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提出了四个“更加注重”: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,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,更加注重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更加注重改善民生。
这一具体信号的明确指向,在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,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、社会和谐稳定。
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。没有开放谈不上活力,没有活力谈不上质量和效益。明年我省将加快向西开放步伐,着力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。一是努力打造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甘肃黄金段。省政府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在联合拟定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,力争在空间布局、节点城市、产业开发与合作、功能定位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,更好地对接国家战略。二是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。充分发挥我省国土面积大、有环境容量、劳动力成本低等比较优势,按照科技含量、投资强度、产出效益、生态影响和安全生产等考量标准,围绕产业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,与东部省市和有转移意向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,引进一批在国内领先或拥有先进专利技术的企业。
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是经济发展的方向。对我省来讲,稳增长、调结构关键在投资。明年要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的势头,以投资总量的增长、投资结构的优化,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,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会议要求,省“3341”项目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要指导各地各部门各企业着力抓好四项工作:一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;二是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;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;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。
更加注重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保障。明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投向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、“三农”、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和节能环保等领域;国家将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、基础产业、金融服务和教育、医疗卫生、养老、健康等领域;在区域发展上,将支持西北地区向西开放,形成开放发展新优势,重点支持跨省区协作发展,加强跨区域交通运输骨干网络建设,鼓励建设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平台。这对我省来说都是政策利好,明确了我省经济发展的着力方向。
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。如果说“国计民生”中的“国计”是由经济发展来支撑的话,那么“民生”就是由基本公共服务来实现的。我省明年的民生工作,将着眼于解决好民生制度“碎片化”问题,进一步完善政策、加强立法、健全机制,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,切实让全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